安徽日报通讯员 孙传银 安徽日报记者 刘良慧
“我现在每月能领取救助金,房屋也重新修葺,现在的日子很幸福。”近日,桐城市新渡镇新城村五保户老朱满心欢喜地说。
老朱今年62岁,每月领取740元的生活救助金。他所住的三间平房年久失修、漏风漏雨。今年6月,新城村为其申请到危房改造资金3万元,对其房屋进行重建,保障老人居有所安,安度晚年。
近年来,为关爱特殊家庭中的“一老一少”,桐城市民政系统完善“主动发现”工作机制,镇(街道)、村(居)干部常态化下沉走访贫弱家庭;在动态管理、数据共享、精准识别基础上,各项“兜底”政策做到“应保尽保、应享尽享”,涉及全市“一老一少”的民生实事持续提质增效,切实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桐城市新渡镇罗潭村的小佳佳今年11岁,因为父亲病故、母亲残疾,小佳佳从2016年5月开始享受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,每月领取1300元的基本生活保障金。“有了党和政府的惠民好政策,我女儿才能安心上学!”小佳佳的母亲十分感激。
桐城市高效推进社会救助工作,聚焦“一老一少”领域持续发力。为了让特困供养对象安度晚年,桐城市通过危房改造、敬老院改造提升等措施,持续改善老人居住生活条件。同时,建立健全孤儿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制度,确保困难群体生有所养、病有所医、住有所居、学有所教。
据统计,桐城市现有特困供养对象4011人,2024年全年发放救助金3603.62万元;全市孤儿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共250人,全年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320.022万元,特殊“老少”群体的生活品质得到有效提升。
正规股票配资官网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