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颗颗颜色鲜红、吃到嘴里又甜又沙的小番茄,好吃到停不下来。“这个番茄,除了品质好,其他都是缺点。”7月3日,安宁八街红石村“天珠6号”番茄基地,看着工人们将采摘好的番茄小心翼翼地放进包装盒,昆明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、生态学博士徐胜光即骄傲又无奈。
据了解,“天珠6号”源自日本人气番茄品种“迷你番茄”,因为其质地软糯如丝滑的慕斯,绵密口感恰似冰淇淋,也被称为“冰淇淋番茄”。经过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的专家改良后,于2024年5月与昆明某公司达成“天珠6号”产业开发技术服务协议。
展开剩余75%有了技术,种植才是最为关键的一步。该企业负责人找到昆明学院,经协商达成合作,由徐胜光博士的团队提供技术服务,分别在大理宾川、玉溪新平、元谋、嵩明、寻甸等基地,以技术顾问的方式介入项目。
在实施过程中,徐胜光博士发现,他们提供的技术方案执行不到位,达不到预期效果。“种植天珠6号可以说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。从采摘、分捡、包装、疏花疏果等田间管理,都需要大量的劳动人员,是带动当地村民就业的一个很好的产业。”徐胜光介绍,天珠6号一亩可收成6吨,按目前市场价计算,一亩产值可达12万。
"我们认为质量好的产品,市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。项目一旦实施成功后,可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。作为科技人员,我们觉得自己不全心投入,无法带动更多农户参与。”2025年2月,徐胜光和团队在安宁八街和楚雄禄丰共种植了66亩“天珠6号”,截至目前,投入资金达200余万。
记者在安宁八街红石村“天珠6号”种植基地看到,藤蔓间缀满了鲜艳的红果,它们的皮薄如蝉翼,高颜值的外观让人一看就非常有食欲。因为“天珠6号”的皮非常薄,工人只能用特制的海绵托盘,将摘下的番茄一颗颗分开摆放,再拿到仓库进行分拣包装。
“天珠6号”的味道更是让人惊艳,番茄一咬就破,完全感觉不到外皮的存在,带着颗粒感的沙瓤和香甜软糯的口感,瞬间捕获了大家的胃。“番茄的种植过程采用有机肥料加上物理防虫的方法,完全不使用化学药剂,所以保证了番茄的纯净和口感的细腻。番茄达到了9甜1酸的完美酸甜比例,单颗甜度能达到12到14(普通小番茄甜度为3-7),维生素C含量更是普通小番茄的2倍。”徐胜光对此非常骄傲。
据悉,因为果实皮薄,也造成“天珠6号”不耐运输、储藏的特性。“我们曾经走电商渠道,发往省外市场,非常受欢迎。但是损耗也非常大,到消费者手上就会出现坏果,理赔下来几乎是赔本的,所以目前都不接受省外订单,只发云南本地,争取24小时就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。”该团队成员介绍,果皮不破的番茄,在冰箱里可以保存一个星期左右。
徐胜光博士希望通过宣传,拓展企业、学校、社区团购的渠道,让更多的市民认识到这个优质、生态的美味番茄,丰富市民的餐桌。
来源:都市时报
全媒体记者:孙文洁
编辑:姜蕾
审核:王海涛
二审:陈唯一
终审:付晓海
发布于:云南省正规股票配资官网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